
科技活動簡況:
開展科技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發展學生的科技素質,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強化和補充。在課堂中的環境知識滲透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課外的環境實踐活動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文化、科技素質的提高。我們抓住學校申請“EPD”實驗校的機會,把握住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方向,不失時機地引導教師利用自己的學科課程,講授環境知識。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現已初步完成與環境教育密切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的校本教材。編寫校本教材,十三中是北京市的電教優類校,我們充分利用校園網和先進的電教手段,編寫整理了適合高中學生接受的有環保特色的校本教材,這些教材已經制作成網頁在校園網上發布,供教師和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時使用。
近年來學校還開展了科技創新活動,舉辦科技論壇等。通過科技活動使學生能夠展示個人的特長,施展自己的創造才能,鞏固了學科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尤其是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外活動取得可喜的成績.
一批環;顒臃桨斧@得“殼牌美境行動方案”一、二、三等獎;學生的環保宣傳畫《渴望》獲意大利教育部和城市建設部評比銀獎;三件環?萍紕撔伦髌帆@北京市第 2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智能機器人”作品,“環保智能清污船”獲北京市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3年代表大陸中學生到香港參加國際中學生科技聯展。
十三中學生組隊,代表西城區參加北京市中學生生物知識競賽獲得二等獎。
2004年我校學生在第24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又獲得了一項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同時獲得企業設立的附加獎勵。
學校在每年的“科技周”、“愛科學月”、以及六五環境日等開展較大規模的科技宣傳活動。請科學家進校園進行科普講座,在校內開展科技論壇活動,讓學生發表科技創新的暢想,開展一定規模的創新作品評比。在學校的固定位置安裝永久性的科技宣傳欄,普及科學知識、宣傳校內科技動態。
l 優秀輔導員:吳勝九
自1996年開始分管學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在工作中注意自身科技素質的提高,努力學習科技知識。結合本校實際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扎實開展科技、環保教育,取得突出成績。學校先后獲得“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活動示范學校”、“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學校的大型環;顒釉洬@得全國“環境與實踐活動第五次評選”優秀組織活動一等獎,在全國首次“創建綠色學;顒”中受到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教育部的聯合表彰。2001年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開展的“EPD”項目成為試點學校。在各項科技活動中不僅進行宏觀指導,盡可能的條件下參與具體工作,既彌補了學?萍冀處煹臄盗坎蛔阌职l揮了個人的部分專長。
一、 抓住各種學習機會,參加多項科技培訓,提高自身科技素質
分管學?萍冀逃ぷ饕院,為使學校的科技、環保教育處于北京市的領先位置,盡量搜集科技教育的信息,不斷加強科技知識的學習,除閱讀專業書籍以外,還多次積極參加由西城區科技館、北京市科協、國家自然基金會、國家環?偩中讨行慕M織的由中外專家進行的科技輔導員的培訓。經推薦參加過由團中央組織的赴澳大利亞為期一個月的環境技術培訓和研修。由于掌握了一定科技知識在制定學?萍脊ぷ饔媱,領導科技輔導員開展工作,在校內外進行科技、環保宣傳方面顯得得心應手。
二、 使用多種宣傳媒體,珍惜每次宣傳機會,普及科技環保知識
每年的“北京科技周”、“北京市愛科學月”“六、五世界環境日”等,學校
組織大型宣傳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技環;顒。作為學?萍脊ぷ鞯闹鞴茴I導,每次活動之前利用大會、廣播、閉路電視等手段向師生宣傳科技知識,進行活動的動員。同時配合主要活動在校內發揮板報、櫥窗的宣傳作用,基本上每次的宣傳內容以及資料都是自己挑選提供,有時發揮自己善于寫美術字的技能投入宣傳的具體工作。在校內的全體教師范圍內針對學校的科技、環保工作進行宣講,引導教師在課堂上滲透環境保護知識,宣傳“EPD”的工作指導此項的具體開展。利用學校是北京市“電化教育優類校”的設備優勢,展示自己喜歡攝影的特長,用多媒體的手段進行澳大利亞環保見聞的講座,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
在重視校內科技教育的同時適當地加強對外的宣傳。在北京市教委組織的“綠色學校干部培訓”活動中兩次介紹十三中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經驗。在深圳舉行全國綠色學校表彰發獎大會上,進行大會發言宣傳學校的環境教育。應邀在珠海進行的“全國環境高層次論壇”,在拉薩進行的“西部開發與環境研討會”,在南京進行的“循環經濟與環境保護論壇”等會上就環境教育問題發表見解和進行工作經驗介紹。曾經在“第二屆中日環境教育研討會”上介紹學校的環境教育開展情況,帶領學生在日本進行環境教育的循環交流,每次進行主題演講。這些宣傳不僅反映了學校開展科技、環保的工作成績,同時也是科技知識的宣傳,宣傳了科技創新的思想,宣傳了環境保護的理念。在為科學普及做出努力的過程中也學到了新的知識,學到了別人的先進經驗。
三、 發揮個人技術專長,認真進行科技輔導,做好各項后勤保障
由于重視學習,了解一些科技、環保知識,加上自幼喜歡動手進行實際操作,掌握一些技術工種的操作技術。在科技制作方面經常對學生和指導教師進行技術指導,在實際工作中解決技術難題;旧献龅搅斯芾淼轿徊辉轿,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在指導學生教師進行科技制作時給他們出主意,制定操作方案。在環保小組活動時,指導學生進行環境調查,給學生介紹國內外的先進的環保措施,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在保護“三海、一河”的活動中翻閱歷史資料,了解北京“依水而建,因水而遷”的歷史撰寫宣傳提綱,印發宣傳材料,組織學生參加保護的公益勞動等。在推薦學生參加北京市的人才早期培養計劃的工作中,重視選材,慎重做好動員協調工作,在出成果階段輔助專家對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制作宣傳展板。支持學生參加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喜歡攝影,擅長美術宣傳,熟練的汽車駕駛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l 科技園。豪顦渚
一、按照師德要求規范自己行為,干一行力求干好一行
始終堅持積極關心國家大事,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和學生,工作上服從學校領導安排,干一行力求干好一行。嚴格按照師德各項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工作勤勤懇懇。近幾年又擔任了科技教師,組織學生科技、環保小組,帶領他們進行科學探索活動,輔導學生撰寫科學小論文、開發科技小發明作品的活動,付出了個人很多的休息時間以及雙休日,組織學生參與科技或環境教育競賽,年年為學校贏得優秀成績。
二、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科學道德素養
科技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知識面所需廣泛,這就需要我不斷學習,增加新知識,開闊視野。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邊工作、邊學習,參加了多次國際、國內的科技、環保研修班和繼續教育學習。我參加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和美國聯合舉辦的環境教育研討班;參加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與德國聯合舉辦的學校與社區研討班;參加了人民日報社舉辦的“營造綠色家園”全國各界人士代表參加的高層論壇和北京市科協舉辦的科技傳播創新發展研討會及中小學教師科技創新活動培訓。
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與研討,掌握了許多前沿科學和信息,同時也學到了他人的工作經驗,使我輔導學生科技活動的業務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教學相長 共同提高
用我所學所知,培養學生們的環境意識和科學道德優秀品質,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愛好和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社會責任感與時代感。努力開發學生們的智力潛能。
在科技活動中,我和學生們是教學相長的,相互探討、共同提高。例如:我統計了2001---2003年我校師生共獲區、市、國家級科技獎105項次(不含集體獎),其中含市級和全國獎47項次。三年中我也參加了全國科技輔導員優秀論文征集活動,我撰寫的論文“學校的科技活動在青少年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探索科技活動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開展青少年科學探究活動方法和思路的嘗試”連續在全國獲得三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去年我又與兩位老師合作參加了中國發明協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舉辦的教育工作者參加的發明與科教制作的征集活動,兩個發明作品同時獲得了國家級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我與學生在科技創新的探索中共同進步、教學相長,同時獲獎。
2001年我在區里教師科技論文頒獎會上以“我是如何努力開展好青少年科技活動”為主題的發言;2003年又在“西城區中小學教師科技創新活動培訓”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我?萍己铜h境教育的特色,所以我校每年都被評為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并獲得愛科學月優秀組織獎。我也被評為過先進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園丁、多次被評為市、區級優秀科技輔導員和獲得輔導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環境活動演講比賽等項目輔導教師獎。還多次參加了由“殼牌”公司出資,全國被特邀的優秀輔導教師的“美境行動”交流大會。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領導給我創造了機會和支持幫助的結果。
四、愛學習、肯于動腦筋鉆研,是我工作中不斷創新的特點
愛學習、肯于動腦筋鉆研,是我工作中不斷創新的特點。是我輔導學生獲獎多的原因。由此,我被北京市教育學會環境教育研究會,任命為研究會理事,并由代表大會選舉通過;我被接納為“北京環保局基金會綠色生活行動演講團”成員;還就任中、日、韓三國“綠色教育行動聯合會”成員;被舉薦為北京市教委主辦的《現代教育報》——“走進中學生”欄目的特約記者。
1、讀書學習,干到老學到老
在科技活動課題探討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們的興趣,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團隊合作的精神。在環境教育和科技活動中,帶領學生們針對社會上大量引進外國草皮,美化環境的多種弊端,開展了用土生土長的本地野草替代進口草皮的科研課題研究。我首先讀了幾本書,《綠色的寶庫——植物》、《利用天然植被改善中國退化環境》和《開發建設中的生物多樣性原則》,還咨詢了地球縱觀研究中心的李皓博士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的解焱老師,并從她們那里獲得了許多參考資料,對我輔導學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與學生一起在小實驗田里反復實驗、探究,有了研究成果,得到了社會輿論的支持。北京六大報刊雜志(京華時報、中國環境報、北京青年報海外版、《環境教育》雜志、北京晚報、科學時報)轉載了學生們的活動或論文以及我的點評。
學生為了測量氡氣在旅游地下景點,人群密集的地下商場,對游人、顧客的危害時,我和她多次背著重近10公斤的儀器,到京東大溶洞、石花洞、地下商場及地下超市等處采集氡氣值。為了指導她完成論文的撰寫,我到科技館借閱了《居室氡氣致癌與防治》和《環境中氡氣來源及危害》等書籍,我還去了石油大學,咨詢了陳進富教授并索取資料,向科技館的老師學習了氡氣測量儀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指導學生完成了有較高科技含量的論文。
每一次課題選定后,從開始教學生論文文體如何寫作起,就一直與他們一起調查取樣,查閱和篩選資料,對資料歸類和統計分析,數次為學生修改論文,非常辛苦。
2、工作就會有困難,創新理念是動力
在輔導學生們的各種科技活動或撰寫環保論文時,我都注意引導學生們邁出校門、走向社會,學會收集資料,自己動手采集信息。學生在做論文“家庭養犬對環境的影響與對策”時,采訪養犬戶20多家,采訪寵物醫生數人,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采訪中我和學生遭人懷疑、遇人冷漠、被拒之門外。但為了收集到最可靠的數據,用我們的新理念與合理化建議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必須克服重重困難來完成社會調查。利用周末,我們多次走進了養犬戶的家庭,去了多家寵物醫院,我們軟磨硬泡、耐心等待,用我們的虛心態度、求實精神感動了寵物醫生,在幾家醫院搜集到了大量的信息,獲取重要的數據和現實生活中的第一手資料,還索取了十幾份國內外的資料,完成了最有說服力的論文。
有時也會受到家長的阻力、課堂學習與課外研究性學習上的時間的矛盾和沖突等,真是一言難盡苦與樂。有的家長就是不讓孩子參加科技活動他就偷著參加、還有的學生在家長不支持的情況下“威脅”家長不讓參加就不學習了并同時向家長保證:參加科技活動一定提高學習成績、還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執著的科研態度也跟著一起參與小實驗,這樣的例子近幾年來有很多。
每項活動后學生們都寫出了很現實的結題報告、調查報告,有理、有力、有節的向有關政府部門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五、科技活動培養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
近幾年,我一直是以學生的科技創新和環保創新教育為己任。通過綜合實踐的課題研究,勉勵了學生們進行探究式學習方法的使用;增強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了他們學習使用科學研究方法的水平; 推進了學生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改善學生們面對不同觀點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強了學生們團隊合作精神;培養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特別是在認知規律和思維創新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在工作中我還始終能與各級科技館、環保局、校外教育辦公室、自然博物館、社區校外辦、各級科技協會、環境教育中心等,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各部門送上了不少高水平的科技論文和演講稿等,受到上級領導單位的信任和好評。
六、我的不足
我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是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做出一些成績。但是同時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隨著科技工作的深入開展,我深深感到自己專業知識的匱乏和力不從心。希望領導創造充電的機會。